退烧选中药,华体汇app推出“清瘟退热方”
时间:2022-12-20
作者:中医科(东院区)
发布人:linan
点击量:0
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发布后,人人关注自己是否“阳”,出现发热伴咽痛、身痛等症状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,以致解热镇痛类药品供不应求,医院诊疗压力加剧。
华体汇app根据当前发热患者就诊特点,组织东院区中医科团队总结近期流感(含奥密克戎病毒感染)发热病例的诊治体会,结合中医传统理论,并经过山东省知名专家审定,制定了用于近期成年人发热的协定处方——清瘟退热方。

此药方在近期中医科(东院区)网诊的发热患者中广泛使用,医生根据不同病情进行适当调整,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。
本方由甘露消毒丹、陶氏柴葛解肌汤化裁而来,方由白豆蔻、藿香、滑石、生麻黄、石膏、石菖蒲、黄芩、连翘、马鞭草、薄荷、柴胡、葛根、青蒿、羌活、姜半夏组成。功用解肌发汗、利湿化浊、清瘟退热。适用于发病初期发热,伴恶寒、咽痛咽干、头痛、肌肉酸疼、恶心呕吐等症状者。

综合全方,通过开解肌腠以透邪外出、化湿利小便以清除体内湿浊、解毒除瘟以退邪热,发挥降低高热程度、缩短发热病程、改善伴随症状的作用。
与流感发热治疗的传统中医药方案不同,清瘟退热方根据不同临床表型及临床应用需求,以主要症状为核心,对复杂的辨证过程进行了简化,在主方的基础上各有侧重,让大众易于选择,便于推广。具体如下:
白豆蔻9g
藿香9g
滑石(包煎)6g
生麻黄3g
石膏20g
石菖蒲9g
黄芩12g
连翘9g
马鞭草9g
薄荷(后入)12g
柴胡15g
葛根15g
青蒿9g
羌活9g
姜半夏6g
根据不同的伴随临床症状,在基本组成基础上化裁加减如下:1、恶寒明显:加桂枝6g 白芍9g
2、骨节烦疼:加桂枝6g 知母12g
3、咽痛:加炒牛蒡子12g 桔梗9g
4、头疼:加蔓荆子12g 荆芥9g
5、大便不畅:加酒大黄2g
1、上方滑石用布包,将除薄荷外的所有药物一起放入煎药壶,平素胃脘不适者加生姜一片,大枣(去核)两枚,加冷水浸泡半小时以上,武火煮开后,改小火煎约15分钟,放入薄荷,再继续煎5分钟,去渣取汁,分2次非空腹状态温服。成人每日一剂,体质壮实,药后热未退者,每日可酌情加量用至一剂半。
2、服药后请少量频饮热水或热稀粥以助汗,以微汗出为宜。
1、如服药汗出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可停药,不必将剩余药物服完。
2、如服用后出现大汗淋漓不止,可稍减衣被,辅以爽身粉扑在汗出部位,能迅速止汗。并注意避风寒,谨防受风受凉。
3、服药体温降低后,若仍有余症,可继续服用1-2剂。
4、服用本方2剂,汗出后仍有发热,热势不减或反增,建议医院就诊。
5、流感中后期,若怕冷、骨节疼痛、咽痛头疼等症状均已消失不见,不建议服用本方。
6、本方含有少量麻黄,素有心慌、心悸者以及高血压病病史者,需谨慎服用。
7、肝肾功能异常者、高龄、孕期、哺乳期,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8、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请咨询医师或临床药师。
石膏辛寒,清热势鸱张;柴胡、葛根开解肌腠以退热;豆蔻、滑石一宣一降化湿浊;黄芩泻火解毒除瘟。此六味统领全方,共为君药。
藿香、石菖蒲芳香助君化湿;薄荷、连翘辛凉轻清,促邪外透;马鞭草解毒通经、利咽止痛;姜半夏配黄芩一寒一温,辛开苦降,枢运中焦,共为臣药。少量麻黄、羌活助汗、解肌透邪;青蒿清退虚热,共为佐助之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