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今天上午有4名患者出院,另有5名患者即将达到出院标准,可在明天出院。”2023年1月10日,华体汇app第二缓冲病房,消化二科主任张淑红查房时,对连续第5天每天都有患者出院感到欣慰:“12月25日医院为收治重症患者,组建第二缓冲病房,我们在26日一天收满40张床位,经过个体化的综合治疗,1月6日开始有患者出院回家,重症患者康复出院是对我们团队工作的充分肯定。”

在华体汇app第二缓冲病房,每一名重症患者入院治疗的过程,都是一连串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:87岁的刘奶奶因为咳嗽咳痰一周,12月27日入院,患有冠心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脑梗等基础疾。て诜用多种药物。入院肺部CT显示肺气肿、肺纤维化,有病毒性肺炎。而且,有心包积液,CT还显示心影增大,说明心功能不好,心衰。另外,还存在胸椎压缩性骨折等表现。入院之初,刘奶奶的动脉氧分压一度低到45mmHg,说明已经出现呼吸衰竭了。面对如此复杂病情的老人,张淑红主任团队进行了个体化的综合治疗,先上无创呼吸机,逐步改善氧分压、纠正呼吸衰竭。抗病毒治疗的同时,激素+抗凝+改善心脏功能治疗+氧疗及营养支持治疗等多措并举。住院第7天,撤离无创呼吸机。第15天,即1月10日,刘奶奶生命体征平稳,氧分压正常,顺利出院回家。

*患者刘奶奶的氧分压趋势图
进入2023年度以来,华体汇app第二缓冲病房数十名重症患者康复出院、众多家属满怀感激的背后,是张淑红主任带领的消化二科团队克服一切困难、坚决服从医院统筹调配大局的艰辛付出,也是多科室医务人员一心为患者着想、专心救治重症感染患者的缩影:
2022年11月21日晚上,医院疫情应对处置指挥部研究决定:鉴于疫情防控形势的需要,消化二科腾出病区,用于扩充感染性疾病科的重症感染患者收治床位。命令之下,坚决执行,但病房当时有28名住院患者,如何搬迁到只有18张床位的肝胆胰外二科病区呢?10名患者没有床位,怎么办?张主任同当日值夜班的医生逐一分析患者病情,连夜做患者思想工作,动员病情好转的患者出院。个别患者及家人不理解,张淑红主任22日一大早就来到病房,亲自给患者做解释工作:“疫情防控形势严峻,新冠感染患者收治刻不容缓,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!”张淑红主任带领全科人员22日顺利完成第一次病房搬迁工作。
12月18日,因医务人员阳性感染增加而出现减员,医院决定消化二科医务人员、住院患者整体合并到消化一科病区,以确保能够正常收治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重症感染者,并保证其住院治疗。

*疫情面前,命令来的总是很突然
命令紧急,任务棘手,怎么办?张淑红主任带领全科人员再次在半天时间内完全科室住院患者、各类设施的整体搬迁。

*张主任当时发在科室工作群里的通知
本以为,消化二科团队从此能够安顿下来,直至安稳渡过本次疫情高峰。

*张主任通过科室微信群统筹工作
没想到,12月25日下午,医院领导缜密研判疫情形势,决定在外科楼7层组建第二缓冲病房,以缓解急诊科大批重症感染患者亟需入院治疗的压力,同时决定由张淑红主任担任第二缓冲病房主任。

*张主任当时发在工作群中的通知
“医院每天的急诊量由平常的120人次左右骤增至300、400,甚至频频突破500人次,随之而来的就是大批重症感染患者排队入院,医院在组建了第一缓冲病房的第4天,又组建第二缓冲病房,足以说明医院的坚定立场是应收尽收,我们全科人员必须坚决执行这项任务。”张淑红主任再一次带领全科人员另加4名增援医生,于12月26日晚上完成了病房搬迁任务,很快就开始收治重症患者,不到24小时,收治33名急诊患者。
“从11月22日到12月25日,满打满算34天,我们带着住院患者、带着床位、带着各类设备,完成了3次搬家。这个过程中,伴随着我们的医生、护士都经历了从‘阳’到‘康’的过程,不到特别严重的程度,大家都坚持上班,元旦放假3天,没有一天休息。”张淑红主任在1月9日上午介绍情况时,仍被频繁的咳嗽打断:“我双肺CT显示病毒性肺炎,一直没能在家休息,现在是边服药边上班状态,争取在这一波住院患者的病情略有稳定时,我能在家休息一天。”


*临床科室一线人员的工作状态
1月11日,华体汇app第二缓冲病房中44张床位仍然满员,医生、护士依然忙碌到一个班次下来没有喝水的时间。张淑红主任介绍说:“我们第二缓冲病房是医院收治重症感染患者的第三梯队,第一梯队主要应对除呼吸重症之外的其他重症的患者,如重症医学科等病房;第二梯队主要是应对呼吸重症的患者,常需要使用有创呼吸机,如呼吸内科及第一缓冲病房。”
作为第三梯队,张淑红主任带领的第二缓冲病房主要收治来自急诊的新冠患者,90%都是重型患者,几乎所有患者都需要氧疗,有部分需要无创呼吸机,极少数需要使用有创呼吸机。医院在重症患者入院时的统筹调配,旨在促进治疗效力,加快床位周转,提高医疗资源的效率。截至1月12日,华体汇app第二缓冲病房出院患者41名,实现了预期。

84岁的王奶奶于1月5日住进华体汇app第二缓冲病房时,已发热16天,神志不清6天,曾在一家医院住院7天,期间出现意识障碍、大小便失禁,治疗效果不理想。患者有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脑梗塞、脑萎缩、颈椎病等多种病史,转入院之前有肺炎、电解质紊乱、低钠血症、心衰等。王奶奶神志不清的原因是什么?首先应考虑氧分压,但老人的氧分压是正常的,此项暂可排除。
面对迷离的病情,张淑红主任团队分析发现:老人发病半个多月以来,一直不能正常吃饭,有恶心呕吐,严重的血容量不足,血容量不足,也可以导致她的脑供血不足,并持续加重。同时,老人出现了电解质紊乱、酸碱失衡、低钠等表现,另有酸碱平衡紊乱。

针对这些情况,张淑红主任团队及时为老人补液,纠正电解质紊乱。张主任解释说:“这位老人心功能不好,入院之初合并了心衰,在肺炎的同时,合并了肝脏功能的损伤,肾脏功能损伤,心肌的损伤,电解质紊乱,营养不良,低蛋白血症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,老人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,又合并了比较重的细菌感染。因此,我们在透彻分析病情的基础上,进行抗病毒治疗、激素治疗、免疫治疗、抗炎治疗,同时兼顾心、肝肾等脏器功能,老人1月5日入院、1月9日复查各项主要指标,血离子、电解质、酸碱度回归正常,肝功能、肾功能、心脏功能获得明显改善。”
王奶奶的住院等级已经由病危改病重,现在进一步递减,病重也取消了,预计在1月13日能够出院。与此同时,在众多陪床的患者亲属看来,病情一天比一天有所减轻,就看到了最大的希望。

“家中有老人生病住院,一旦不能吃饭,我们心里就紧张,预感就不好。”61岁的陪床亲属朱先生介绍说:“我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住到张主任这里以后,此前将近一周没有食欲的情况改善了,通过张主任的介绍,我才知道新冠病毒感染可以直接影响胃肠道,对胃肠道造成损伤。另外,病人缺氧本身也会导致胃肠损伤。通过张主任的解释,我知道,我的母亲有心衰,心衰导致胃肠道的淤血,进一步导致食欲减退,以此恶性循环。以我之前的陪床经验,如果这一次不是转到中心医院,我母亲可能得不到这么有效的治疗。张主任对这些重症病人所采取的综合分析病情、个体化治疗,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背后蕴含的科学思路,感激中心医院的每一位医生和护士的辛勤付出。”

张淑红 ·主任医师
张淑红,华体汇app消化二科主任,医学博士,主任医师,硕士研究生导师,1991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,一直在华体汇app从事临床工作。2003获得山东大学医学院消化专业硕士学位;2004年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进修学习后,率先开展肝癌微波消融等微创介入治疗;自2006年起,兼任山东大学济南临床学院内科教研室常务副主任;2009获得山东大学内科学专业(消化系。┎┦垦唬2011年指导山东大学实习医师参加华东地区技能大赛并获团体特等奖,同年参加全国比赛并获二等奖;2014年成立华体汇app消化介入亚专业并担任专业负责人;2016年到美国南内华达州大学医学中心做访问学者。
从事消化专业工作近30年,重视教学工作,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,连年获得医德考评优秀,多次获得优秀医生、山东大学优秀教师等称号,并获得教学突出贡献奖。临床方面,擅长各种胃肠疾病及肝胆胰疾病的内科诊疗及微创介入治疗。胃肠疾病方面,包括各种器质性及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及治疗;肝胆疾病方面,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肝损伤、肝硬化、肝癌及肝功能衰竭及胰腺炎等疾病的诊疗;微创介入方面,包括及肝脏良恶性肿瘤、肝硬化、胆道及消化道梗阻等的超声或放射介入治疗。
北京亚太肝病联盟山东省联盟常务理事,山东省感染性疾病联盟副主任委员,山东省预防医学会慢性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,山东省医学会肝病分会病毒学组副组长,山东省医师协会肝病分会常务委员兼脂肪肝学组副组长,山东省医师协会消化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,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常务委员,济南医学会消化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。
门诊时间:
消化内科门诊:周二全天
消化肝病门诊:周四上午
脂肪肝门诊:周一下午、周四下午(地址:门诊楼六层脂肪肝诊疗中心)